近日,交通運輸部2012至2014年“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評選活動揭曉。經過嚴格的層層評選,來自全國交通戰線的70名優秀青年工作者登上光榮榜,其中集團公司建設事業部徐靜榜上有名,獲評“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榮譽稱號。
23年來,徐(xu)靜(jing)兢(jing)兢(jing)業(ye)業(ye)、求是創新,始終堅持在高(gao)速公路建設和科技研究一(yi)線,先(xian)后參與了多(duo)個工(gong)程項目建設的(de)現場管(guan)理,參與或(huo)主持了一(yi)批重點科技項目并獲(huo)獎,多(duo)次被評為集團(tuan)公司“先(xian)進工(gong)作者(zhe)”等榮譽稱號。
狠抓工程創精品
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機無限;一個人,只有置身拼搏創業的氛圍,才能蓬勃向上。1992年,正值青春韶華,徐靜來到安徽高速這片沃土。四季變換,寒來暑往,把她全部的青春和整個的熱情都獻給了高速公路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后全程參與建設了合寧、合巢三期、合徐、沿江、績黃、安景、阜周等高速公路重點工程項目,參加了新橋機場高速等重點工程高速公路小區設計方案評審及多條高速公路竣工驗收。目前作為安徽省“十二五”重點工程揚州至績溪高速公路溧陽至廣德安徽段項目負責人,徐靜全面主持該項目建設工作。
在徐靜的帶領下,溧廣路項目以集團公司“八為”方針為指導,全面推進工程實施,狠抓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積極落實標準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刮風下雨,她踩著泥濘全線排查安全隱患,臉上已經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夜深人靜,她坐在桌前研究著施工方案,身邊已經不知是燈光還是月光;周末假期,她還在工地現場指揮調度,腿腳已經不知是酸痛還是麻木。正是在她的嚴格管理和積極推動下,工程初期就進行了項目策劃,以全壽命周期的建設理念貫徹始終。項目實施過程中,以駐地標準化優化施工環境,拌合站、梁場、鋼筋加工場均規劃在場外集中建設;落實動態設計、優化設計,對施工圖設計文件中取土場位置、結構物臺背回填、軟土地基處理、橋涵結構物設置等進行優化調整;強化通病治理,采取數控鋼筋加工設備,提高鋼筋加工精度;在我省首次采用水穩拌合站數據遠程管理,加強過程中質量控制。
徐靜說:“科研成果不能只是作為一列數據放在紙堆里,沒有應用于工程建設實踐的成果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和價值。”為此,在工程管理中,她堅持工程為科研提供條件,科研為工程給予指導,形成良性的互動與互補,努力使每一條高速公路都能建設成為優質路、綠色路和精品路。在溧廣路建設中,她就率先提出了“以科學研究為依托,以科技含量為保證,以信息化為支撐,以低碳環保為亮點,以精品工程為目標”的建設口號,敢于和善于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目前在溧廣路實施的主要科研攻關項目就有6個。其中:《高速公路建設信息管理平臺應用研究》利用互聯網技術,借助信息處理手段、視頻技術和數據庫技術,融合三級業務平臺,實現項目的信息共享及業務的協同辦公,建立檔案的自動組卷和多條建設項目的統一管理與多維統計分析,提高工程質量和項目的管理效率。《公路建設期全過程環境管理對策研究》首次提出公路建設全過程環境管理框架體系,針對安徽省環境特點以及目前環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出公路建設全過程管理的框架和管理對策。《綠色低碳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技術研究》以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為理念,研究適合于本項目服務區建筑的熱泵采暖空調、地源熱泵、節能照明與通風、節能供水技術、低能耗處理設施、太陽能發電即發即用系統、污水處理及回用技術、服務區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等。《安徽省高速公路土地利用與管理模式研究》從土地資源、土地利用類型、土地利用與管理模式、高速公路與土地利用的互動關系等,研究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和合理的用地結構,最終得出高速公路節約集約的土地利用模式及節約土地技術等等。
通過徐靜及其團隊扎實有效的管理手段,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溧廣路項目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征地拆遷工作創出“溧廣模式”,僅兩個月就完成凈地交付,《宣城日報》和《中國宣城網》報導稱“溧廣高速為全省高速公路征遷工作的典范”。在環保工作上,溧廣路同樣成績驕人,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獲得“安徽省環境保護示范工地”、“安徽省環境保護優秀管理單位稱號”。
徐靜除了在建設一線負責工程管理,還有建設部門機關的工作要處理。為了不耽誤機關工作,她常常奔波于兩地,行政、檔案管理等,一件事情都沒落下,履職盡責,圓滿地完成任務。特別是檔案管理工作,在她的管理和指導下,沿江、安景兩項目在2013年均被交通部授予“交通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示范工程”;2014年蕪雁路工程以97分、“優良”標準順利通過省檔案局、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檔案專項驗收,這是迄今為止全省高速公路檔案驗收的最高分。
科研攻關結碩果
科研是創新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增強高速公路的科技含量才能持續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通達致遠,造福于民。多年來,依托工程項目,徐靜同志先后主持或參與了《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軟基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可持續節能減排系統綜合應用研究》等重大科技項目。為了保證科研項目出成果、有實效,她逐漸總結出了“明確一個目標、統籌二個方面、滿足三個條件”的工作思路,即以出科研成果為目標,統籌協調工程管理和科研攻關二個方面,滿足人員、資金、設備等基本條件,有效保證了科研項目的有序實施。
2010年,為了綜合探索服務區節能減排的方法與措施,徐靜和她的團隊以《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可持續節能減排系統綜合應用研究》為課題,針對服務區的地理特征、氣候分布及能耗特點等,結合服務區功能要求,在分析比較各項節能技術適應性的基礎上,確定安徽高速服務區節能目標以及可用的節能集成技術。項目的實施并非總是一帆風順,因為課題所依托的績黃高速公路是安徽省“861”重點工程項目,工期緊,建設難度大。在確保日常工程管理工作的同時,她經常帶領團隊討論技術方案至深夜,查閱百余冊資料,寫下了30余萬字的心得筆記;我們將數學計算和試驗測試相結合,節省了大量科研資金。有的同志由于崗位調動,不能繼續參與攻關,就及時補充科研力量,確保課題的連續性。經過近3年的艱苦工作,終于研究出了由建筑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地源熱泵等)構成的節能集成應用系統。僅應用相關成果的華陽服務區每年可節約運營費用39.84萬元,節約電能約334400Kwh,減少污水排放量7200噸。該項目獲得2013年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2013年安徽省公路學會交通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科研工作中,她感觸最深的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她堅持無論每天多忙,都要抽出至少一個小時來學習,并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不斷取得新的進步,相繼取得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一級建造師、招標師執業資格,交通運輸部專家庫成員和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專家庫成員,正高級工程師。她還注重在學習中不斷總結,自2006年以來,她已出版、發表《營造自然和諧的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小區環境》、《凈氣沼氣技術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地源熱泵技術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太陽能LED路燈在高速公路管理區及服務區的應用》等論著。作為主要撰稿人,還撰寫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筑設計標準》,其成果在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中廣泛應用,促進了服務區建設的標準化、科學化。
團隊精神育群“星”
徐靜說,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人才是關鍵,團隊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沒有優秀、團結、勤奮的團隊我們的科研攻關就無從談起。在她負責的工程項目和科研項目里有許多年輕人,他們熱情、積極但是也有著工作經驗不足、知識基礎不牢固、實踐動手能力缺乏等問題。徐靜同志始終以“大姐姐”的角度幫助和培養他們,關心他們的成長、關心他們的成才、關心他們的生活。
為了解決他們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徐靜帶領他們查找文獻資料、實地調查研究、做試驗收集數據,注意傳、幫、帶,進行細致的分工,給予他們能“獨當一面”的機會。為了鞏固他們的知識基礎,時常給他們找來最新科學技術的資料和書籍讓他們閱讀學習,在項目辦設立學習課堂,讓他們相互授課,從備課、教學、總結的各環節,對他們進行“手把手”式的指導。為了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她常常叮囑、鼓勵他們用于實踐,不畏困難、不懼失敗,不斷地分析問題、查找不足、總結提高,促使他們進步。她注重與他們聊天交心,及時發現他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和疑慮,并盡自己的所能幫助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真誠的付出,科研團隊和建設團隊里的年輕同志逐漸成長、成才,不少同志已經成為業務的骨干、成為先進工作者,為工程建設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人才基礎。
因為工程建設她離開家駐扎工地,為了科研團隊她不得離開自己年幼的孩子。一個母親是偉大的,這種偉大不僅僅體現在為兒女的無私付出,也體現在一個“高速人”的責任感。為了不耽誤項目管理和科研攻關,她產假未休完就奔赴工地一線,在兒子6歲時就送到寄宿學校上學,懂事的孩子從來不跟媽媽說再見,頭也不回地牽著生活老師的手離去。后來老師告訴她,孩子偷偷在床上哭,無數個夜晚都是老師抱著他睡覺的。想到這些,作為一個母親,是對孩子深深的愧疚。
聽到獲得(de)交通部表(biao)彰的(de)消(xiao)息,徐靜仍然在施工現場緊張忙碌著,身邊(bian)機械(xie)轟鳴(ming),施工場面(mian)熱火(huo)朝天(tian)。面(mian)對取得(de)的(de)成績和榮譽,她(ta)(ta)坦誠地(di)說,這(zhe)些(xie)都(dou)是本職(zhi)工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遺憾,其實還可以(yi)做(zuo)得(de)更加完美。在新的(de)征(zheng)程上,她(ta)(ta)正向新的(de)夢(meng)想砥礪前行(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