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久热av在线免费播放_伊人久久婷婷_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的特点

您的位置:首頁 > 通達先鋒 > 先進典型
朱文魁:帶出數十位班長的老班長
發布日期:2015-07-13 瀏覽:11578次 

  808268.jpg

    從部隊回到地方,從一名戰士轉到收費員崗位,從“小朱同志”變為“老朱班長”……朱文魁說,他的人生軌跡是一條上升的圓潤拋物線,最有力道的拐點就是進入安徽高速的那一天。入職以來,朱文魁先后參與組建20多個班組,培養出14名收費班長,查獲各類偷逃通行費車輛百余輛,熱情幫助司乘人員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他始終秉持服務本色,揣一團熱火,捧一顆真心,把質樸關懷帶給司乘人員、身邊同事;踩一溜雪道,頂火熱驕陽,與所在班組風雨同行。”六潛高速六安西收費所員工,如是評價朱文魁。
  造就班長的“老班長”
  2009年底,在收費崗位上“摸爬滾打”十余年后,朱文魁作為兄弟管理處的業務骨干調入六安處。相比周圍從事收費工作不足5年的同事,他可謂業務底子深厚、收費經驗豐富,既是通曉事理的“老大哥”,又是“領兵帶班”的“老班長”。他在相當于值班長的收費干事崗位上一干就是5年,期間換過4個收費所,帶過20個收費班組近上百號人。年年“挪窩”的背后,是組織對他的充分信任,無論是在流量較大的收費所協助所長“壓陣”,還是參與新所籌建“以老帶新”,朱文魁總是把精力放在收費現場,把業務技能知識傳授給一批又一批的新同事。他一路播種、一路耕耘,收獲的是班組之間的比肩同行、攜手向前。而最令他自豪的是,他先后帶出14名班長,這些同志都曾是他手把手教過的收費員。
  
  勤學苦練的“老行家”
  收費業務熟練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常年累月的不懈學習。打開朱文魁的辦公桌抽屜,近三百份業務資料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一起,有的文件被反復標注、墨色濃淡各異,有的紙張邊緣都已經磨破起毛。在朱文魁看來,這些資料就是最好的“老師”。對業務孜孜不倦地鉆研,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崗位“專家”。同事們在收費工作中遇到“疑難雜癥”,只要找到他,都能迎刃而解。六潛高速剛通車時,拖車的發卡、收費讓新員工們個個“發怵”,為此,朱文魁現身說法,一方面把工作流程說個通透,另一方面反復示范、輔助實踐,最終使這項較難的業務班班上手、人人熟練。朱文魁是個有心人,他對稽查工作也下了一番研究,他設立了班組“案例小課堂”,定期講解稽查典型案例。他總結的臨界車型“一看稽查法”,(瑞風商務看前排、微型面包看二排、豐田越野看車標、客貨分清看車身)等,還被作為先進經驗在全處進行推廣。
  
  把舵班組的“老向導”
  作為六安管理處資歷最老、經驗最豐富的值班長,朱文魁一肩挑起了六安西所四個收費班組的管理工作,為班組進步出謀劃策,做好經驗“傳幫帶”、業務“老向導”工作。他充分考慮班組差異,在全面夯實技能基礎的前提下,對各班組進行特色定位,甲班嚴謹細致專攻逃費稽查,乙班開朗熱情研究微笑課題,丁班業務扎實探索節能降耗……班際和班組內部不定期互換課題,因勢利導、深掘潛力,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強項的合理結構。與此同時,他積極做好班務管理,創新班務會組織形式,通過團隊互動、班際糾錯等活動,使原本沉悶的班務會“變身”為人人期待、協同合作的交流平臺;他強化正面激勵,利用月度技能比武等活動選樹典型,激發團隊活力;他著力培訓提高新員工,利用下班時間“開小灶”、重點輔導。由于收費流程千篇一律,時間久了難免懈怠,他注意抓苗頭,捉細節,“愛”與大家談心交流,及時解決員工思想業務困惑,“做好一把傘、當好一劑藥”,使班組成員“輕裝上陣”,熱情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
  
  古道熱腸的“老大哥”
  朱文魁的身上一直保持著軍人的樸實無華、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雖說工作時間是八小時,可他從早到晚難有片刻清閑:同事上班時,他在道口稽查逃費車輛;同事交班、吃飯時,他就主動頂班;收費所人手有限,這些年來,每逢同事結婚休假或家中有急事時,不用所長安排,不用同事請求,朱文魁經常主動頂崗。他認為自己是個老大哥,關心這些家在外地的“弟弟妹妹”,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誰要有個頭疼腦熱的,他會噓寒問暖,關懷備至,甚至有時還開著私家車帶著同事去幾十里外就診。他不僅對同事一片熱心,待司乘人員更是充滿真情。他曾經發起過“全城尋人”活動,幫助一對來收費所里尋子的夫婦,終于找回了那個離家出走的孩子;他也曾給素不相識的外地車主墊錢交費,或是義務修理停在道口的故障車輛……在這個退伍軍人看來,助人為樂是應有的本分,“別人有困難就得幫”。
  
  聚少離多的“老虧欠”
  與同齡人一樣,年屆不惑的朱文魁也有過權衡事業與家庭的困惑。然而,他毅然選擇了前者,虧欠了后者。他的家在一百多公里外的潛山縣,由于工作崗位的性質和強烈的責任感,朱文魁平時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每到車流量“井噴”的節假日,他作為所里的工作骨干,更要堅守崗位。這樣一來,照料老父幼子的擔子就常年落在妻子肩上。今年“五一”,老父親住院,朱文魁本想去病床前盡孝,可是所里人手緊,他只能請妻子多擔待了……8月份,妻子被確診為腮腺混合瘤,家里“半邊天”也塌了。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動員妻子來六安動手術。于是,他白天忙單位的事情,晚上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醫院,看護病床上的愛人。工作十余年,他很少能陪家人熱熱鬧鬧過一個春節,很少能跟老父慢悠悠地下一盤象棋,也很少能親自去接一接放學的兒子,這些虧欠的關懷都被“移情”到他所鐘愛的事業上了。